金属表面电镀处理代号解析从工艺到应用的全方位指南
微信号
wxid_9nbq66imej3y22
一、电镀代号的基础逻辑:以“Zn8c”为例
电镀代号的国际通用格式通常为“基材+镀层+厚度+后处理”,比如我们常见的“Zn8c”:
- Zn:代表锌镀层(防锈基础层)
- 8:表示最小局部厚度8μm(通过盐雾测试可达96小时)
- c:代表铬酸盐钝化处理(增加耐腐蚀性)
在我们为某汽车零部件客户提供的紧固件案例中,采用Zn12c(12μm锌层)的螺栓比普通Zn8c产品在沿海环境中寿命延长了40%。这充分说明代号数字差异带来的实际价值。
二、特殊功能型代号的实战解读
1. Ni15b(15μm镍+光亮剂)
适用于高端电子接插件,我们曾帮助某医疗设备客户解决接触电阻问题。通过调整光亮剂配方,使表面粗糙度从Ra0.8μm降至0.3μm,显著提升了信号传输稳定性。
2. Sn/Pb10d(锡铅合金10μm+热熔处理)
在军工级电路板生产中,这种代号表示的可焊性镀层能承受-55℃~125℃极端温度循环。我们通过脉冲电镀工艺控制合金比例(Sn63/Pb37),将焊接不良率从3‰降至0.5‰。
三、容易被误解的“复合代号”
以“Cu20Ni15Cr0.3”为例(铜20μm+镍15μm+铬0.3μm):
- 这是卫浴五金行业的经典组合,但我们发现很多厂家忽视各层间的应力匹配。我们独创的阶梯式电流密度控制法,使某国际品牌水龙头的镀层结合力从8N/mm²提升至15N/mm²。
四、环保趋势下的新代号体系
随着RoHS2.0实施,“HF-Zn6”(无铬三价白锌)正在替代传统Zn6c。我们为某欧洲客户开发的新型钝化液:
- 六价铬含量<0.1μg/cm²
- 盐雾测试仍达72小时
- 成本仅增加5%
昆山挚诚精密深耕表面处理20年,每个代号背后都是我们对工艺参数的严格把控:
- 厚度公差控制在±1μm(行业标准±2μm)
- 采用德国布鲁克XRF测厚仪实时监控
- 建立每批次产品的可追溯档案
下次当您看到电镀代号时,不妨多问一句:“这个代号的工艺参数如何保证?”我们会用专业体系为您解答。(注: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实际项目脱敏案例)
TAG:金属表面电镀处理代号,金属表面电镀处理代号怎么写,金属表面电镀都有什么材料,电镀表面处理符号
微信号
wxid_9nbq66imej3y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