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灰金属表面处理全攻略专业工艺解析与实操案例
微信号
wxid_9nbq66imej3y22
一、基材预处理:决定附着力的“隐形基石”
以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项目为例,客户要求原子灰涂层在盐雾测试中保持800小时无脱落。我们采用“三步净化法”:
1. 喷砂除锈:使用0.3mm钢丸对铝合金表面进行Sa2.5级处理(相当于每平方米残留杂质≤5%)
2. 化学脱脂:采用pH9.2的碱性溶液去除微观油膜
3. 磷化处理:形成5-8μm的磷酸锌结晶层
*效果对比:未经处理的样品附着力仅1级(易剥离),处理后达到5级(划格法测试无脱落)*
二、原子灰选型:像“选粉底”一样科学匹配
不同金属需要专项配方:
- 铸铁件:选用含铁粉的环氧原子灰(如某重型机械齿轮箱修复案例)
- 铝合金:推荐双组分聚酯原子灰(某无人机外壳项目验证其重量减轻15%)
- 镀锌板:必须使用专用底漆防止“锌盐析出”(某户外机柜因此避免批量返工)
三、刮涂工艺:厚度控制的毫米级艺术
我们为某医疗设备厂商制定的标准显示:
| 工序 | 工具 | 厚度控制 | 干燥条件 |
|-|-||-|
| 首道 | 钢刮板 | 0.8-1.2mm | 25℃/50%RH |
| 二道 | 塑料刮刀 | ≤0.5mm | 红外加热60℃ |
*关键点:每道间隔必须用240目砂纸做“拉毛处理”,否则会出现“镜面分层”缺陷*
四、固化优化:温度与时间的黄金曲线
通过某军工雷达罩项目出:
- 常温固化:需72小时(适合大型工件)
- 加速固化:80℃烘烤2小时+24小时熟化(效率提升85%)
- 禁忌:冬季施工时若湿度>70%,必须启用除湿间(曾因此挽救200件通讯基站外壳)
五、质量检测:比美容院更严苛的标准
我们引入的三维检测法包括:
1. 橘皮仪测试:Ra值控制在0.3-0.8μm(相当于高端汽车漆面标准)
2. 色差分析:ΔE<1.5(肉眼不可辨差异)
3. 冲击测试:500g钢球1m自由落体无裂纹(某电梯面板项目实测数据)
昆山挚诚精密独创的“6σ表面处理体系”,已成功应用于特斯拉二级供应商、华为5G基站等300+案例。下期我们将揭秘《如何通过原子灰工艺降低30%制造成本》,敬请关注。(注:本文所述工艺参数需根据具体工况调整)
TAG:原子灰金属表面怎么处理,原子灰可以粘金属材料吗,原子灰有腐蚀性吗,原子灰牢固吗
微信号
wxid_9nbq66imej3y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