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监控录像成了“黑历史”…
各位看官,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尴尬场景——老板让你删掉上周五办公室集体摸鱼打游戏的录像,结果你对着监控服务器一脸懵圈,仿佛在拆炸弹?别慌!今天咱就用“人话”聊聊监控服务器删录像的骚操作,顺便科普点硬核知识防翻车!(友情提示:合法合规是前提,别真拿去干坏事啊喂!)
想删录像?得先知道它藏在服务器的哪个“裤兜”里!常见存储方式有这几种:
1. 本地硬盘直存(朴实无华型)
就像你家电脑存电影,录像直接怼进服务器硬盘。删法简单粗暴:进管理后台→找到对应日期→右键删除(但小心别把系统文件顺带送走)。
*举个栗子*:海康威视的IVMS系统里,点开“存储管理”,选中要删的通道和时间段,一键搞定。
2. NAS/磁盘阵列(土豪专属型)
多个硬盘组队干活(RAID技术),数据分散存储。这时候删录像得像拆乐高——得先停用存储池,再逐个磁盘清理。
*专业提醒*:RAID5删数据后可能残留碎片,想彻底清除得用低级格式化(但隔壁IT小哥会提着刀来找你)。
3. 云存储(甩手掌柜型)
录像上传到阿里云、AWS等平台。删的时候注意两点:
- 有的平台默认“假删除”(实际保留30天),得去回收站二次粉碎;
- 流量费可能比录像还贵!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…)
- 步骤:登录Web界面→进入“回放”页面→勾选时间段→点击“删除”图标(长得像垃圾桶)。
- *骚操作*:如果想批量删3个月前的旧数据,可以设置“自动覆盖规则”,让系统自动当保洁阿姨。
- 隐藏技能:用CLI命令行敲 `delete record /cam01/20240101`(适合装X高手),普通用户还是乖乖用GUI界面吧。
- 坑点预警:直接删文件可能导致数据库索引错乱!正确姿势是先在软件内标记为“可覆盖”,再清空回收站。
你以为点了删除就万事大吉?Too young!数据恢复软件分分钟能找回“罪证”。想彻底毁灭证据(划掉)…保护隐私,你得:
1. 物理粉碎法(简单粗暴)
- 适用场景:硬盘要报废时。
- 操作建议:拿电钻给硬盘打孔(解压神器),或者泡盐水里当咸菜腌三天。
2. 加密覆盖法(技术流首选)
- 用 `dd if=/dev/urandom of=/dev/sdb` 命令用随机数据覆盖磁盘3次,FBI看了都摇头。
3. 企业级方案(合规必备)
- 采购带“安全擦除”功能的监控设备,比如华为的OceanStor支持国标《GA/T 1400-2017》标准删除。
1. 法律红线:故意删除司法证据可能喜提银手镯,《网络安全法》第21条等着你。
2. 误删救命录像:建议先备份再操作,否则老板娘查岗时你只能表演当场失业。
3. 系统崩溃警告:直接拔电源删文件?恭喜收获一台砖头服务器!
当然能!主流监控系统都支持这两种自动化姿势:
- 循环录制:硬盘满了自动覆盖最旧录像(像贪吃蛇咬自己尾巴)。
- 定时任务:设定每天凌晨3点删除7天前的数据(适合强迫症管理员)。
看到这里,你已经从“监控小白”晋级为“数据毁灭者”(误)。记住核心口诀——合法是底线,备份保平安,技术学到位,老板笑开颜! 下次再有人让你删录像,反手把甩给他:“专业的事,得加钱!” (手动狗头)
*附赠冷知识*:全球每秒产生约5TB监控数据,够刻成光盘绕地球两圈…所以学会删录像=给地球减负!(强行正能量)
TAG:监控服务器怎么删除录像,监控云服务怎么删除,监控主机如何删除录像,监控室如何删除记录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,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沟通的重要工具。然而,传统的邮件服务在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为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了满足用户对高效、安全、稳定的邮件服务的需求,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服务应运而生。本文将对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服务进行详细介绍,分析其优势和应用案例,并为用户提供如何选择合适的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服务的参考建议。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电子邮件
1968656499@qq.com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