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表面铜黄色处理工艺解析专业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品质

2025-09-25 金属加工服务 阅读 14
󦘖

微信号

wxid_9nbq66imej3y22

添加微信

一、铜黄色处理的三大主流工艺

1. 电镀铜工艺(基础着色方案)

这是我们为消费电子外壳常用的工艺。通过电解原理在基材表面沉积铜层,比如某国际品牌耳机充电仓的仿古铜效果,就是采用我们优化的三级电镀流程:

金属表面铜黄色处理工艺解析专业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品质

- 前处理:采用超声波清洗+电解脱脂(可彻底清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层)

- 镀底层:先镀2μm镍层作过渡层(防止铜与铝直接接触产生电位腐蚀)

- 主镀层:焦磷酸盐体系镀铜,厚度控制在8-15μm(比普通氰化镀液环保性提升40%)

去年我们为智能门锁企业开发的"青铜色"面板,通过调整电流密度(0.8-1.2A/dm²)和添加剂配比,实现了从亮铜到哑光古铜的6种色阶控制。

2. PVD镀膜(高端装饰方案)

针对智能手表边框这类高要求产品,我们采用磁控溅射PVD技术:

- 在真空腔体内用氩离子轰击铜靶材

- 通过控制氮气流量比例可获得从玫瑰金到青铜色的渐变效果

某运动相机品牌的限量版外壳就是我们通过TiN+Cu复合镀层实现的仿古铜质感,其耐磨性达到普通电镀的3倍以上。

3. 化学氧化着色(功能性处理)

对于工业轴承等需要兼具美观与防锈的部件,我们的专利配方可实现:

① 碱性氧化:90℃的含硒溶液中反应15分钟生成CuSe化合物膜层

② 酸性钝化:用铬酸盐溶液封闭微孔(符合RoHS标准的无铬配方已量产)

二、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

▶案例1:色差问题(汽车内饰件项目)

客户反馈同一批次门把手出现红黄不均现象。我们的工程师团队通过:

1) 检测发现是前处理除油不彻底导致局部附着不良

2) 改造为多级逆流漂洗系统后不良率从12%降至0.3%

▶案例2:结合力不良(医疗器械外壳)

某内窥镜部件在灭菌后出现镀层起皮。我们通过:

- SEM分析确认是热膨胀系数不匹配

- 改进为梯度镀层结构(Cu/Ni/Cr厚度比调整为3:2:1)

- 增加200℃热处理工序使各层形成扩散结合

三、创新工艺发展方向

目前我们实验室正在测试两项突破性技术:

1) 纳米复合电镀:在铜液中添加Al₂O₃纳米颗粒,使硬度提升至HV280(常规纯铜层仅HV120)

2) 激光辅助着色:用光纤激光器对不锈钢基底预处理后再化学着色,色牢度提高5倍

昆山挚诚精密拥有CNAS认证的表面处理实验室和20条全自动生产线,从样品打样到批量生产可提供完整的颜色管理系统。最近完成的智能家居项目就包含12种自定义青铜色调开发,通过了500小时盐雾测试和10000次耐磨测试。如果您有特殊的表面处理需求,欢迎随时交流探讨专业技术方案。(注:文中数据均来自实际项目检测报告)

TAG:金属表面铜黄色怎么处理,黄铜表面发白怎么处理,黄铜表面上色,黄铜表面生锈怎么办,铜的黄色沉淀

󦘖

微信号

wxid_9nbq66imej3y22

添加微信

相关推荐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