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表面处理名词解释从基础到应用,一文读懂行业术语
微信号
wxid_9nbq66imej3y22
一、基础工艺类名词
1. 电镀(Electroplating)
通过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其他金属膜。比如我们为某汽车刹车片客户做的"锌镍合金电镀",厚度仅8微米却使耐盐雾测试时间提升至720小时以上。相比普通镀锌,这种工艺能适应更严苛的腐蚀环境。
2. 阳极氧化(Anodizing)
专用于铝材的表面强化技术。去年我们处理的无人机外壳案例中,经过硬质阳极氧化后,表面硬度可达HV500以上(相当于普通钢材的2倍),同时保持轻盈特性。
二、功能性处理名词
3. 钝化(Passivation)
不锈钢制品常见的防腐工艺。医疗器械客户常遇到的问题是:为什么同样是不锈钢手术钳,有的会生锈?关键就在于是否经过钝化处理。我们采用硝酸+重铬酸盐的复合钝化液,能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。
4. 磷化(Phosphating)
在金属表面生成磷酸盐转化膜的过程。某轴承客户的真实数据对比:经过锰系磷化处理的部件,在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提升40%,这正是因为磷化层具有储油特性。
三、特殊效果类名词
5. 喷砂(Sand Blasting)
通过高速砂粒冲击实现表面清洁和粗化。去年某高端音响面板项目里,我们选用玻璃珠喷砂获得均匀的亚光质感,同时为后续喷涂提供了最佳附着力基础。
6. 拉丝(Brushing)
机械加工出装饰性纹路的工艺。智能手表厂商常要求"太阳纹拉丝"效果,我们的差异化方案是:先用800目砂带初加工,再用羊毛轮抛光,最终呈现细腻的放射状光泽。
四、检测相关术语
7. 盐雾测试(Salt Spray Test)
模拟海洋气候的加速腐蚀实验。以新能源电池外壳为例,普通镀层通常在96小时内出现白锈,而我们的三价铬钝化工艺可使耐蚀时间突破240小时。
8. 膜厚测试(Coating Thickness Measurement)
使用涡流测厚仪或X射线荧光仪检测。曾有个典型案例:客户反映镀层易脱落,经我们检测发现其原供应商膜厚波动达±5μm(行业标准应控制在±2μm),这正是导致质量不稳定的主因。
五、昆山挚诚精密的实践创新
针对航空航天紧固件要求的"无氢脆电镀",我们开发了低温直流脉冲工艺;在3C电子产品领域,创新推出"微弧氧化+真空镀"复合方案解决铝合金边框的耐磨与美观问题。这些案例都印证了:正确的表面处理选择能让产品价值倍增。
理解这些专业术语的价值在于:当您需要解决金属件的防锈、耐磨、导电或装饰需求时,能更精准地与技术人员沟通。下期我们将深入解析《如何根据应用场景选择表面处理工艺》,欢迎持续关注。(完)
注:本文所有案例数据均来自昆山挚诚精密实际项目经验
TAG:金属表面处理名词解释,金属表面处理的作用,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哪些实际意义,金属表面处理种类,金属表面处理有哪几种
微信号
wxid_9nbq66imej3y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