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云服务器遇上“浪潮”,是风口还是浪尖?
最近有粉丝私信我:“老铁,听说国内云服务器都被浪潮承包了?买云服务是不是闭眼选它就行?”(配上狗头表情)
作为一个常年和服务器“硬刚”的测评博主,今天必须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带大家扒一扒浪潮在云服务器界的真实地位——它到底是“国产之光”,还是被过度神话的“贴牌大佬”?
(友情提示:本文含大量技术比喻+行业黑话翻译,建议搭配瓜子食用)
关键词解释:浪潮 = 服务器界的“老字号”+“基建狂魔”
- 身份标签:国内TOP级服务器厂商(类似手机界的华为),政府、银行、高校的机房常客。
- 核心业务:硬件(物理服务器)起家,后来搞云计算(软件服务),属于“两条腿走路”。
- 江湖地位:全球服务器销量前三常驻选手(和戴尔、惠普抢地盘),但云服务算“后来者”。
举个栗子🌰:
如果把阿里云比作“外卖平台”(直接卖算力套餐),浪潮更像“菜市场供应商”(既卖菜刀也开餐馆)。
前置:NO!云服务器是“组合拳”,浪潮只是其中一环。
- 你买的阿里云/腾讯云虚拟机,底层物理机可能用的是浪潮的服务器(比如NF5280系列)。
- 优势点:国产化率高(鲲鹏CPU+自研主板)、性价比能打(同配置比戴尔便宜10%)。
- 短板吐槽:BIOS界面丑得像Win98(技术宅落泪),售后响应看缘分。
- 公有云(浪潮云):市场份额约5%(阿里云34%),主打政务和国企客户,个人用户慎入(控制台UI仿佛穿越到2010年)。
- 私有云方案:企业级玩家可选,但部署复杂度堪比乐高积木(没专业运维团队建议绕道)。
很多中小厂商的“自研云”,其实是买浪潮硬件+套壳OpenStack(开源系统)。这就好比——
> 你以为是米其林大厨亲手做菜,结果发现用的是预制菜。(扎心了老铁)
用一张表说清差异(附人话翻译):
| 对比项 | 浪潮 | 阿里云/腾讯云 | 华为云 |
|--|--|--|--|
| 擅长领域 | 硬件制造+政企私有云 | 互联网业务弹性扩展 | 全栈自研(芯片到AI) |
| 价格策略 | 批发价感人 | 新人1元购真香 | 贵但送代金券 |
| 适合人群 | 国企/不差钱的传统企业 | 创业公司/个人开发者 | 追求国产化的大厂 |
| 槽点预警 | 文档像天书 | 半夜宕机找不到客服 | 营销电话打到自闭 |
- 需求1: “我要建本地数据中心!” → 直接买浪潮物理机,比组装电脑靠谱。
- 需求2: “单位要求100%国产化!” → 浪潮鲲鹏ARM架构服务器安排上。
- “我想做个个人博客…” → 出门左转腾讯轻量云,别折腾。
- “需要AI训练加速…” → 看看英伟达A100显卡的厂商,别难为浪潮了。
浪潮的优势在于硬件底子厚,但云计算拼的是生态和体验。这就好比——
> 诺基亚能砸核桃,但智能手机时代它输给了触屏。(时代的眼泪啊💧)
目前来看,阿里云的规模、华为云的全栈能力更符合趋势,而浪潮需要思考的是:如何在“国家队”身份之外,让个人开发者也能喊出“真香”。
回到最初的问题——“云服务器是浪潮的吗?”答案很明确:
- 硬件层: Yes!很多云的“地基”是它打的。
- 服务层: No!用户体验还得看互联网大厂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选购口诀:
> “政企采购看浪潮,创业上线找大厂,硬核玩家华为香,小白别碰OpenStack!” (押韵成功!)
TAG:云服务器是浪潮的吗,云服务器是paas吗,云服务器是浪潮的吗知乎,云服务器属于,云服务器的好处和坏处,云服务器是浪潮的吗还是台式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,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沟通的重要工具。然而,传统的邮件服务在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为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了满足用户对高效、安全、稳定的邮件服务的需求,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服务应运而生。本文将对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服务进行详细介绍,分析其优势和应用案例,并为用户提供如何选择合适的台湾VPS云服务器邮件服务的参考建议。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电子邮件
1968656499@qq.com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